食欲和性欲总是对等的,还是可恨
《生吃》,据说是今年戛纳最惊艳的恐怖片,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恐怖片的定义,一位素食主义的清纯好学生研读兽医,本来是一种在道德制高点的职业,却因为过于接近生物生理的“真相”,凑巧揭露出了女主最本真的欲望,电影里充斥着怪诞诡异的镜头,大量真实描写与人类本性最接近的行为如排泄,食肉,生殖……让人恶心的镜头像是强化剂,导演似乎在宣扬,其实人类的进化过程,不过是不断否定自我,不断自我厌恶的过程。当女主角回归本质,比如把食肉当作最羞愧隐私的癖好,把口红当作鲜血一样涂满嘴唇,像野兽一样与人撕咬着打架,一切似乎都是遵循兽性的,却是违背人性的,然而我们到底把兽性埋藏在哪里了呢,也许是一个我们自己都不了解的内心深处,也许有一天它会呼之欲出。
前些年看过乱世佳人。
记得Rhett Butler很酷,Scarlett O’Hara很坚韧。
那句“Tomorrow is another day”也被用的太过频繁以致要吐了。
命运兜兜转转,时有变数。我们看色逃不出命运的掌控,却在无形间操控着命运。
影片的女主人公斯嘉丽是以为倾国倾城的富家千金。追求者多如蜜蜂,造成她唯我独尊的性格。
不过即便是这样貌美如花、受人追捧的女子,也未得命运青睐——
单恋已久的艾希礼娶了自己表妹梅兰妮为妻;且给两个不爱的男人;未能见母亲最后一面;父亲痴呆后落马而死;庄园税收飞涨,不得不奔波筹钱;被妇人们另眼看待;女儿邦妮坠马而死;唯一为自己袒护的梅兰妮也离开人世;发现瑞德是自己真爱,而他已决定远走他乡……
正当要替斯嘉丽抱怨着悲惨命运时,却发现有的只是她自己造成的。
如果她没有那么多追求者,便不一定喜欢上艾希礼,更别提赌气嫁给查尔斯。她对艾希礼的感情仅仅源于他不喜欢自己而产生的征服欲。
如果那天没有独自驾车去贫民区,第二任丈夫弗兰克也不会因为她而中弹身亡。
如果不是她的固执与心高气傲,便不会引得妇女们的厌恶。
如果没有跟瑞德争吵而坠胎;如果没有那天与艾希礼对话后没有拥抱而被发现;如果自己早些觉悟真爱瑞德,瑞德也不会离她而去。
只可惜没有一切没有如果,现实已摆在眼前。她爱错过人,也伤害过人,最终一无所得。庆幸她还有泰拉,这个一直令她呕心沥血的庄园;还好她一贯坚强,泪水过后,明天又是另一天!
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以为这是一部和《听说》差不多的片子。结果结局不一样。不是每一段恋情都会有结果,因为遗憾所以珍贵,因为珍贵所以怀念,因为怀念所以美好。所以中心是:遗憾=美好。
“沈佳宜:谢谢你喜欢我。
柯景腾:我也很喜欢当年喜欢你的那个我。”
竟然被这句充斥着青春的的话感动了好久,柯景腾我也很喜欢喜你喜欢沈佳宜时候的那个你。可能暧昧是最好的恋爱时期,但是我还是给说,你错过太多了,你怎么知道她一定会拒绝你。为什么不努力一把?为什么放孔明灯的时候你不偷看一下。沈佳宜多希望那天晚上你不是仅仅抹去她的泪水,而是可以拥抱一下她。也许就是因为青春,才什么都没有做。
不过柯景腾,如果我是沈佳宜也会给你这个结局。因为沈佳宜那么喜欢你,你都看不出来,真是笨死了!留你陪读,和你约会,难道要主动吻你才算行吗?柯景腾你还是不了解沈佳宜,所以就祝福她吧。
最后不得不说陈妍希超正,沈佳仪也超正。青春无敌!
2012年1月20日
家
© 本文版权归作者 七月曹雪猫
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
近来重温旧片,才看懂些许。
美丽聪明也蛮横任性的Scarlett,看上了一个温柔正直也软弱平庸的男人。因为自己的骄傲和不甘,一直苦苦追寻这份得不到的爱情。当战争和贫穷来袭,聪明的姑娘开始深谙金钱和地位的重要性,于是摒弃古旧的“仁慈之心”,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。
装作高贵去勾引男人,嫁给自己不爱的人,丈夫死后虚作悲伤。
与真诚善良的Melanie形成鲜明对比,叫人不胜嘘唏。
可爱,还是可恨?
但是她足够美,她没有祸害到我们,所以恨不起来。
而Rhett也不是记忆中那个温文尔雅的大叔。
他风流倜傥、不拘礼节,与妓女的关系暧昧,在纸醉金迷中游刃有余。
但是他是个义气且能干的男人,看得透战争的形势,看得透Scarlett的做作。
总是在他歪歪嘴嘲笑Scarlett的瞬间丧失理智。
这样的男人是有魅力的,no doubt.
他爱她,也恨她。
她爱他,却不知。
作为旁观者,可以看清他们的过分骄傲和自作聪明。而身为普通人的我们,又何尝不是呢。这样的悲剧发生在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情侣身上,你我岂能免俗。
别作,别任性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挺多评论写道社会大背景和人物性格的关联,写的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