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天都是全新的,只有相同审美的人才会理解彼此对一部喜爱作品的那份喜爱程度
今天是第二遍看《雏菊》
也是第二遍掉下眼泪
所以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
写点文字吧
给我这个
让我两次掉泪的电影
在我还比较小时候,老是觉得一些广告特别的奇怪:一些以牛肉,鸡,鸭为主的食品包装袋上,总是会有相应的动物在告诉人们:它很好吃。比较记忆犹新的有,上好佳鲜虾片,一群小虾排着队列边跳边欢快的唱着:更多更多,更多更多,虾量更多更多。。。老是瞪大了眼睛,觉得这些动物可真是勇敢啊!
小学生的作文书里总会出现:蓝蓝的天空白云飘飘之类的句子,有时会皱皱眉头啼笑皆非:小学生根本不曾关心天空是不是蓝,白云是不是好白,他们只是看见了地上有小虫子在打架,蚂蚁在搬家,还有隐藏的很好的小壁虎在墙边休息…
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大人能站在小孩子的视野看问题呢?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呢?
对于吃吃的爱有两批对立的观影迷,一批是康熙来了的铁粉,一批是纯属想看电影的人,我是属于后者,但没有像一部分人那样,拿一部文艺片去和一堆不相同题材的影片做对比,然后一顿谩骂,从导演到演员,从审美水平到表演水平。当然,个人审美不同,观看不同,出了钱去看,自然是有权利去评判。
但,这有什么关系呢。不会影响我对影片的喜爱,我们不是专业人士,说不出多专业的话,可看电影的都是我们这些不专业的人啊。先说喜爱的点一、题材虽然天马行空,翻转跳跃,但是色彩调度很好,一种文艺片的清新浪漫。点二、演员演技虽然无厘头,让人一眼看穿水平,但很真实,小S的演技有她自身魅力和角色魅力的结合,那种你爱看不看,我照样拼命演好的态度。点三、编剧的台词有些很深入人心,当时因为太投入的看,没有记下台词,一大遗憾。
我不会怂恿身边的朋友去看,每个人的审美不同,只有相同审美的人才会理解彼此对一部喜爱作品的那份喜爱程度。我也不会用多么华丽的词藻去表露我内心对这部作品的喜爱,因为有些喜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,只有深知这部作品的美,才能懂得这么朴素的影评有多么深刻的意义。
其实面对爱情,无论性别,男女都一样。
一个孩子似的只知索取不知珍惜,一个每次都说是最后一次却总也做不到……
黎耀辉做不到,做不到每次看着心爱的他(她)受伤,自己却袖手旁观。因此,每次都放下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“尊严”去帮他,却又在每次他(她)伤了自己之后发誓这是最后一次,但无论誓言多严重,决心有多大,仍抵不住下次他(她)泪眼婆娑地来找他……
爱情是什么?累了自己,也苦了别人……
第一次看《雏菊》
可能本有点小小的感伤
所以看完后
有一次小小的崩溃
一个人在沙发上
没有声音的独自的
哭泣 拭泪
就把它当成是一种发泄吧
仅仅而已
不然还有什么
© 本文版权归作者 伍比丢
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
今天第二次看《雏菊》
还是无意外的哭了
仿佛我的眼泪
对于这样的电影
总是廉价的
泪水不止
为那些人感动
叹息那不是我的人生
只是向往
那段如此深厚的感情
我们之所以迷恋电影
正是因为
电影能带给我们
我们不能经历的人生
人生短短长长
但是
如果有那么一点的灿烂和闪光
哪怕只有一瞬
那么
此生也不算虚度
惠瑛也就是这样
一个女人
被两个男人深爱
会是什么感觉
最后为自己
自己一直等待的人
死
幸福
但浪漫是只会是出现在电影里
现实不可能吧
我也不知道
自己到底在说些什么
仿佛一切的话
都被堵住了
不能畅快
脑中反复出现
电影最后的画面
听着那首同名歌
真的是很惋惜
想着男主角的那句
我们从新开始
但是
一切都结束了
遗憾也停止在那一刻
惟有继续的是
我的眼泪
走岔了的爱
该怎么挽回
误会了的人
该怎么继续
从新的开始便是一切的结束
电影的悲惨也就在这吧
希望这个故事
在真实的世界
不会发生
不然
也太惨了